文科的“无用”与伟力
这是思维补丁的第726篇文章
非常好听,推荐听听。
头图by《觉醒时代》。
“是百无一用的文科
也是旋转乾坤的文科”
“闭着眼随便摸一个专业也比新闻好!”
知名大V张雪峰说,理科孩子想报新闻系,那家长应该马上把孩子打晕。
这段非常武断的发言,以及因它所激起的相关讨论,在高考结束的时间点,引发了一场势如水火的争论。
连带着,坊间再一次钩沉起“文科无用论”的狭隘声音,当然,这种“无用”更多基于现实,重点立足在就业前景和“未来钱途”之上。
这其中,中科院“百人计划”科学家刘煜炎博士还站出来规劝孩子们:
“别学文科那些东西,别去学地理政治那些东西,(学这些)顶多就是背了很多知识点、考点罢了,这是一种非常缺乏能量,消耗生命的一种学科体系。”
作为一名文科生,刘煜炎博士的这番言论在我看来简直不值一驳,甚至带着一种不谙世事的“天真”。
讲一个小故事吧。南京大学教授杜骏飞曾透露过一段南大往事,说是南京大学曾有一位科研成就斐然的理科权威,公然鄙薄文科,认为文科不过就是几张稿纸罢了。
后来南京大学的一位副校长回怼这名理科权威,只用了一句话,就让那位高傲的理科权威彻底噤声:
“没有文科胡福明的那几张稿纸,你连做科研的机会都没有。”
胡福明这个名字或许你会感到些许陌生。但我想,只要你是一个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国人,就一定会听过这样一篇文章,一篇在某种程度上,可以说是改变了现代中国国运的文章:
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》
胡福明教授即是这篇文章的作者。
文科不是无用,而是内蕴伟力。
(二)
概括而言,人文学科所蕴含的力量与能量,大抵可以用一个词来涵盖:
观念。
譬如,“两个凡是”是一种观念,“解放思想,实事求是”也是一种观念。
“君权神授”是一种观念,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”是一种观念,“人民当家做主”也是一种观念。
“革命”是一种观念,“阶级斗争”也是一种观念。“大跃进”是一种观念,“改革开放”也是一种观念。
“资本主义”是一种观念,“社会主义”也是一种观念。“剥削剩余价值”是一种观念,“劳资协作,合作共赢”也是一种观念。
观念的力量,是巨大的,震撼的,无可比拟的。某种维度上,观念塑造了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,影响着文明的走向。
微观层面,一个人所持的观念,影响着他的决策和选择,也决定了世界在他眼中的样子。
往大了说,若天降大任于斯人,那么一个人改变世界大抵就两种方式:一种是技术创新,一种是观念变革。
站在大历史的视角,人文学科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左右与影响,巨大到已无法用纯粹理性的标准和数据去衡量。
很多时候,人文学者的一套理论,一部书,甚至一纸文章,所爆发出来的能量,以及对民族命运和国家前途的影响,要远远胜于当年西拉德和奥本海默所撬动的原子弹爆炸。
亚当·斯密的一本《国富论》,对整个世界政经格局的改变,堪比一场世界大战。
托马斯·潘恩用仅仅50几页纸的《常识》,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,改写了美国历史的走向。
卡尔·马克思用薄薄一本《共产党宣言》,掀起了世界范围内的革命运动,更进一步重新塑造了世界政治的格局。
所以,文科不是无用,更不是缺乏能量,纯粹消耗生命的学科。
相反,文科实在是太有用了。观念的力量可以改变国运,改写世界历史,一群人可以为捍卫一种观念而献出生命,一群人也可能因为某种观念而身陷地狱。
人文学科所蕴含的能量之巨大,威力之恐怖,影响之深远,可伏虎降龙,可气冲霄汉,甚至可天崩地裂,使乾坤旋转。
(三)
当然,就像物理系的同学,没几个人能成为爱因斯坦或图灵,人文学科毕业的同学,未来成为马克思和以赛亚·伯林的可能性,也微乎其微。
所以,立足于现实,立足于就业市场——
任何一位知晓文科之伟力的人,也不得不承认,某种维度下,当下的“文科”又的确是无用的。
在我看来,当下现实语境中的“文科无用”,确实有着相当充分的证据链和逻辑闭环。
文科的“无用”,首先表现在“文科学业与实践低门槛”所导致的竞争烈度极高。
即在实践门槛和业务门槛这两方面,理科生相对于文科生而言,有着碾压性的绝对优势。
比如拿双一流大学举例,这种级别的大学,在类似应用物理,应用化学、机械工程、信息科学这样的理科专业,学校基本上都重金购置了较为齐全的仪器设备,甚至设有国家级实验室,且同知名企业均有广泛的技术合作。
(浙江大学内的国家级实验室)
这就树立起极高的学科实践门槛,就是说如果你不进入一流大学学习,那么在社会上,你基本上找不到类似的学习和实践资源。
人文学科则完全没有这样的门槛,就那么几本教材,随便一个人都可以在网上买到,一个专科生如果想学习,可以很轻松买到一整套北大中文系的教材。
但对很多理工科而言,单纯搞到教材的意义不大。比如医学,教材网上随便买,但完全无法自学,别的不说,没有学校提供的资源,你连大体老师的面都见不到,谈何自学呢?
说得通俗点就是:
一位清华电子工程系的同学,通过大量阅读和写作练习,完全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或记者,但是一名北大中文系的同学,连成为电子工程相关岗位的实习生资格都没有。
甚至,一个大学都没考上的学渣,进入社会后如果突然醒悟,发愤图强,他完全可以和双一流大学新闻系的同学,捧起同一本书,同一篇新闻报道学习、研究。
掌握一定的写作和提问技巧后,他有可能写出来一篇水线以上的调查报道,但反之,你让一位新闻系毕业的同学,去电子工程系写paper,那别说写了,可能相关文献读都读不明白。
门槛的高低,决定了未来进入社会之后竞争的烈度。门槛越高,竞争越少,文科专业的低门槛,造成了竞争的饱和,形成“没有钱途”的就业现实。
(四)
现实语境下,文科的“无用”,还体现在当下中国大学教育体系下的文科教育,积弊重重。
可以说,一个严峻的现实是,不是“文科”无用,而是当下中国大学教育体系培育出来的“文科无用”。
都不必深谈人文学科向来提倡的独立之精神,自由之思想,咱就纯纯立足于就业现实,那当下中国大学文科教育也呈现出严重的脱离现实,脱离社会,脱离实践。
以争议中的新闻专业为例,这可能是人文学科中,最重视业务实操的学科之一了。
但你去我们的大学新闻系听听课,听一听我们的新闻系都在做什么,讲什么,研究什么?
你会发现我们大学里新闻系的课程体系,既脱离时代,又偏离现实,更不注重实践。
一个在大学里学了四年新闻的同学,可能谈起“社会主义新闻价值规范”头头是道。但他面对一个悲伤且木讷的采访对象,却不知道如何有效让对方对自己产生“信任感”和倾诉欲,打开话匣子,顺利完成采访。
我也是新闻系毕业,说一个自己的亲身感受,当我大学毕业进入电视台做编导之后,我们主编就曾批评过我身上的一个缺陷,就是作为刚从学校出来的傻白甜,我特别容易相信别人,而这就造成,我的采访很可能离事实很远。
因为在采访中你会发现,矛盾双方只会站在自己立场,回答有利于自己利益的说辞。
而如何识别谎言,尽可能接近事实和真相,这样的训练,我从未在学校教育中获得。
一个新闻系毕业生,既不会恰到好处地伪装和说谎,也没有足够的经验和技巧,识别采访对象的伪装和谎言——而这一切,对一个记者而言,远比书本上的新闻理论要重要得多。
一个好记者,要比真诚的人更真诚,要比狡猾的狐狸更狡猾。某种意义上来讲,新闻系应该是练就“社会老油条”火眼金睛的炼丹炉。
所以,刻薄一点说,我觉得新闻系四年,理论学习有一年就足够了。剩下三年注重的应该是实践和业务素质提升,考察的重点不应该是理论,而是新闻业务水平。
立足于就业和职业要求,新闻系应该是一个典型的“重业务,轻理论”的专业,但在当下教育体系中,并非如此。
也因此,当下文科的“无用”,在于大学教育几乎和现实脱节。一个接受完四年高等教育的文科同学,进入相关工作岗位,会完全懵掉,所有的一切几乎都要从头学起。
(五)
其实,不仅仅是在中国,在全世界范围内,“文科无用论”都在大行其道,拥趸无数。
人文学科正在遭遇危机,而这种危机,某种意义上,加剧了社会的撕裂和公共生活的荒芜化。
因为人文学科,不仅能够为个体提供“价值理性”,更是社会的润滑剂和减压阀。
一个社会的丛林化和荒芜化,一定程度上,即来源于整个社会人文素养的缺乏和衰落。
回溯历史,你会发现,凡举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劫难,史诗级惨剧,多半是由某一历史时期下人类某一群体的观念灾难所导致的“人为惨剧”。
在世界大战这样的“绞肉机”面前,地震洪灾根本算不得惨剧;在种族灭绝,政治大清洗,异族大屠杀这样的人为暴行面前,你不得不承认,任何伟大的技术创新在这样的恶行面前都是孱弱无力的。
而谈及这一切时,作为一名文科生,我亦不得不遗憾承认另一维度下的“文科无用”。
即文科所蕴含的伟力,必须依附于某一观念的广泛传播、普及和时代特殊气候下,公众自身所具备的观念水位高低。
个体观念的进步和飞升,很难在短时间内,抬升所处群体的观念水位,任你理论再完善,逻辑再自洽,观念再先进,都是孱弱无力,都是“百无一用”的。
某种维度上,如果你有着领先于世人的观念,那对个体而言,绝非是什么好事,而往往意味着重大的灾厄。
在贞洁重于生命的观念世界中,如果你作为女人,突然萌生独立思想,认为一个成年女性有权利拥有身体自主权,你将会遭遇什么?
激烈的侮辱与攻讦都是小事,某些时期,你甚至会被沉塘。
在阶级斗争为纲的观念世界中,你竟然爱上地主家的女儿,胆敢公然维护她的名誉和利益,你将会遭遇什么?
被批判,被打倒,被抓捕,被失业,甚至会被父母兄弟划清界限。
从这个意义上,文科的“无用”还体现在时代和公众的观念水位具有强大的“现实引力”。
在这样的引力面前,人文学科所迸发的任何光彩熠熠的理论思想,都会砰然坠地,只能缓慢,甚至螺旋式地,等待公众观念水位一点一滴的上升。
这里是思维补丁,谢谢你的阅读。
【继续阅读】
【作者简介】
慧超,前媒体人、资深品牌公关顾问
作家,已出版《这个世界不欠你》
本文系网易新闻•网易号特色内容激励计划签约账号【思维补丁】原创内容,未经账号授权,禁止随意转载
—End—
若觉可读,欢迎推荐给朋友,甚幸!
思维补丁只提供观点,不提供救赎!